close

家有過動兒,小心青春期後易罹憂鬱症,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團隊發現,約有15%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在進入青春期之後易出現憂鬱症,醫師建議,家長若發現孩子在行為上不對勁,不要羞於就醫,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少年精神科團隊指出,研究發現,約有15%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在進入13到18歲的青春期之後,容易陷入憂鬱、衝動交替的情緒之中,讓自己易罹患重度憂鬱症。

研究進一步分析近4千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合併重度憂鬱症和僅有重度憂鬱症個案的用藥狀態,發現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憂鬱個案,其憂鬱症會變得較困難治療,對於抗憂鬱藥物的治療反應也較差,但若同時合併適當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治療,憂鬱症的治療效果則會有所改善。

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牧宏表示,他曾收治一名男孩,從小無法持續專心,上課坐不住,和其他小朋友時常爭吵,影響學習和人際關係,情緒不斷壓抑,直到國小二、三年級時,讓他一度想跳河自殺。

之後男孩後來開始接受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藥物治療,這才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很專心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但上了國中之後,因為青春期開始抗拒服藥,狀況又惡化,並出現明顯的憂鬱症狀,直到高三重新規律服藥、接受治療才又好轉。

陳牧宏強調,台灣本土研究顯示,七年級學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盛行率約7%,八年級約6%,而九年級約3%。但分析台灣健保利用率則發現,僅約1%曾經於醫療系統就診,或諮詢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顯示社會、教育、醫療系統,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孩童的心理衛生健康仍需要更多資源的投入和更被謹慎地關心。

台北榮總兒童青少年科主任徐如維表示,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症狀時,並非孩子不好、懶惰,應積極陪伴孩子面對問題,尋求醫師協助,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utyand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