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水試所從漁民剝下丟棄的魷魚皮中,提煉出「微脂體」,這是一種抗發炎的生物製劑,未來可應用在人類醫美雷射後減緩紅腫發炎,或燒燙傷減緩患部發炎減輕換藥疼痛,把垃圾變黃金。

農委會水試所助理研究員高翊峰表示,台灣一年捕獲約26萬公噸魷魚,漁船捕獲魷魚後,漁民在船上就把魷魚皮剝掉丟棄,剩下脫皮的白魷魚,回來加工做成過年民眾愛吃的魷魚絲、魷魚圈、魷魚片。據統計,一年約有2.7萬公噸的魷魚皮被丟棄,對漁民來說,是「沒有用的東西」。

高翊峰表示,多年來,水試所一直思考如何應用這些水產廢棄物,研究發現,從魷魚皮萃取出黃褐色的磷脂質,裡面含有豐富的EPA、DHA,進一步加工,萃取出微脂體,也就是非常小的油滴噴霧,類似氣喘患者控制病情使用的氣喘噴霧一般,患者可利用自然呼吸,由肺泡吸收,減緩體內的發炎反應。

高翊峰表示,每100公克魷魚皮,可產生3至4公克微脂體。一般的抗發炎藥物,會完全抑制人體的免疫調節功能;但魷魚皮萃取的微脂體,則會減緩發炎狀態,並非抑制免疫反應。

經過小鼠試驗,小鼠的腳爪受傷紅腫,施打微脂體24小時後,紅腫緩解、加速復原。高翊峰指出,未來若進一步發展,可運用在醫美雷射手術後,減緩患部術後的疼痛不適;或者燒燙傷患者減緩發炎疼痛,降低頻繁換藥的痛苦。

他表示,現階段尚未發展到「藥物」程度,藥物需要單方,魷魚皮的微脂體是結構很特殊的複方,若要發展新藥,至少還需要10年以上。因此初步想作為人類抗發炎的保健營養品,或是先提供伴侶動物減緩發炎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utyand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